2021.08.19
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近日,省教育厅起草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学校体育、美育工作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为听取和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和体育强省建设,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目标,准确把握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目标,对标对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目标、新定位,按照“共同富裕教育先行、体质提升近视下降”的新要求,以整体智治、系统思维理念和数字化改革推进学校体育改革,挖掘浙江地方传统体育资源,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以体育人、以体化人”协同育人目标。
2.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短板得到有效弥补,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素养明显提升,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达到学生总体近视率逐年下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升的目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处于全国一流。到2035年,现代化、高质量、全覆盖、多样化的浙江学校体育体系全面构建,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样本、浙江经验,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超过“健康中国”体质健康规划要求,处全国领先水平。
二、守正出新,持续深化教学改革
3.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科学构建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严格落实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推动体育社团活动、课外活动课程化管理,支持和引导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小学每天增加1节户外活动课,列入校本课程计划。完善“必学+限学+自选”的课程模式,推广“学—练—评”一致性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分层走班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高校各年级均开设体育课,研究生教育将体育纳入公共课程体系,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
4.实施强制性学生体能训练。切实落实30分钟大课间活动以及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规范做好眼保健操、广播体操。分层开展校内课外体育活动,校内实施的强制性学生体能训练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纳入课程教学拓展计划。推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运动训练相结合,通过组建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开展课外体育技能培训与运动训练,培养每位学生熟练掌握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生军训制度,把学生军事技能训练与提升学生体质相结合。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全民健身运动,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锻炼,家长要支持学生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社区要为学生体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切实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5.培育地域特色品牌。积极培育推广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和地域辨识度的学校体育品牌,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夏(冬)令营活动。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游泳、武术、龙舟、海岛运动、舞龙舞狮、围棋等中华传统体育与浙江特色体育项目,区域统筹推行“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校园体育模式,提升阳光体育活动质量。加快推进我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提升校园足球特色创建质量。逐步推进开展冰雪运动项目。挖掘体育思政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6.健全体育竞赛体系。整合学生体育赛事,由各级教育和体育部门共同组织,建立分学段、跨区域、多等级的学生体育赛事体系。推进实施全省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等联赛制度,推动篮排足等集体项目,游泳等基础项目,乒乓球、武术等传统项目在学生群体中开展,鼓励各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体育品牌赛事活动,提升赛事影响力。建立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每年举办全员参与的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
7.整合体教优质资源。在青少年赛事活动体系、注册管理、组织实施、课余训练、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等方面探索一体化组织管理机制。加强中小学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和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建设,支持高校和优秀体育特色传统学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加强高校体育学科专业建设。发挥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引领作用,建立健全教育、体育和社会相互衔接的人才输送机制。挖掘地方体育资源和传统项目优势,引进当地优秀体育项目人才和体育社会组织进学校指导体育活动项目开展。
8.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掌握科学锻炼方法与健康知识,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训练体系中,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小学体育要引导学生感受运动乐趣、开发运动智力、树立集体观念。中学体育要帮助学生建立运动习惯、培养健康人格、形成良好道德。高校体育要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三、夯实基础,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9.配强培优体育教师。各地各校要按标准配齐配足专兼职体育教师和体育教研人员。中小学校专职教师占比要与体育课程时量占学校总课时量的比例相称,要按照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和学校体育课程占总课时10%的比例要求,逐步配足配强专兼职体育教师,重点落实农村地区和小学阶段体育教师配强培优工作。高校根据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竞赛等工作需要,合理配备体育教师。提升体育教育师资水平,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育师资培训体系,实施每5年为一周期、不低于360学时的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形式加大对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大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制度,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经考核合格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教练员。
10.扩容提质场地器材。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投入,配齐配足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落实国家有关体育设施器材配备规范要求,建好满足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训练竞赛需求的场馆设施、专用教室,配齐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建立器材补充、维修、更新机制,实现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达标全覆盖。建立学校体育信息化平台与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学校体育的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转型发展。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做到应开尽开。
11.统筹优质社会资源。鼓励各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统筹利用学校和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城市和社区建设规划兼顾学生体育锻炼需要,更好地为中小学生课后“三点半”和校外体育锻炼服务。实现中小学与社区体育场馆设施共管共用,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利用社会资源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课外训练和竞赛提供服务。科学引导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为学校提供体育技术指导、开设公益课程、帮助组建校队、组织赛事活动等。实施体育教师与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有序流动与共享。建设体育资源大数据库,利用数字化转型和现代信息技术,统筹配置体育资源库及数据平台,共建共享优质体育资源。
四、注重过程,完善体育工作评价机制
12.优化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积极推进体育考试改革,科学设置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合理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丰富选考项目,完善测试标准。推进“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的学业评价改革,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中小学校要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需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13.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通过数字化改革,建立学生体质状况数据库。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实施学生体测向社会公布制度,省内高校浙江籍一年级新生(即高中毕业生)体测结果按生源市和生源高中进行排序并公布;对省内各普通高校大学三年级、专科院校二年级学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统一抽测,以高校为单位进行排序并公布。
14.创新教师岗位评价机制。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完善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健全体育教师课外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将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体育竞赛活动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体育教师承担的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保障体育教师待遇。完善体育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确保体育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教学科研竞赛成果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全面落实教育部《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规范管理兼职体育教师。
15.完善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健全教育督导评价制度,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把体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体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定期开展体育课程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五、加强保障,确保任务有效落实
16.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研究制定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建立省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抓好部门协调,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在数字化转型中,把体育的组织与评价纳入其中。
17.保障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力度,保障学校体育相关工作合理支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学校保障体育工作的经费需求,建立学校体育器材、耗材配备补充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发展学校体育,多渠道增加学校体育投入。
18.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校园体育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学校体育设施安全检查制度,提高学校体育从业人员运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于少数有基础性疾病的学生,采取个别化、针对性措施安排适度体育活动,防控运动风险。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校方责任险,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和校方免责机制。
19.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及时总结挖掘学校体育工作的典型案例、最佳实践和经验做法,加强宣传推广。发挥广播、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作用,全方位宣传报道学校体育工作动态、学生体育赛事、学校体育改革实践成果等。借助杭州亚运会举办之机,大力弘扬体育文化,培养体育精神,积极引导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形成共识与合力,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和体育强省建设,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目标,准确把握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目标,对标对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目标、新定位,按照“共同富裕教育先行、体质提升近视下降”的新要求,以整体智治、系统思维理念和数字化改革推进学校体育改革,挖掘浙江地方传统体育资源,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以体育人、以体化人”协同育人目标。
2.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短板得到有效弥补,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素养明显提升,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达到学生总体近视率逐年下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升的目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处于全国一流。到2035年,现代化、高质量、全覆盖、多样化的浙江学校体育体系全面构建,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样本、浙江经验,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超过“健康中国”体质健康规划要求,处全国领先水平。
二、守正出新,持续深化教学改革
3.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科学构建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严格落实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推动体育社团活动、课外活动课程化管理,支持和引导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小学每天增加1节户外活动课,列入校本课程计划。完善“必学+限学+自选”的课程模式,推广“学—练—评”一致性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分层走班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高校各年级均开设体育课,研究生教育将体育纳入公共课程体系,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
4.实施强制性学生体能训练。切实落实30分钟大课间活动以及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规范做好眼保健操、广播体操。分层开展校内课外体育活动,校内实施的强制性学生体能训练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纳入课程教学拓展计划。推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运动训练相结合,通过组建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开展课外体育技能培训与运动训练,培养每位学生熟练掌握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生军训制度,把学生军事技能训练与提升学生体质相结合。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全民健身运动,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锻炼,家长要支持学生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社区要为学生体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切实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5.培育地域特色品牌。积极培育推广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和地域辨识度的学校体育品牌,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夏(冬)令营活动。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游泳、武术、龙舟、海岛运动、舞龙舞狮、围棋等中华传统体育与浙江特色体育项目,区域统筹推行“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校园体育模式,提升阳光体育活动质量。加快推进我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提升校园足球特色创建质量。逐步推进开展冰雪运动项目。挖掘体育思政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6.健全体育竞赛体系。整合学生体育赛事,由各级教育和体育部门共同组织,建立分学段、跨区域、多等级的学生体育赛事体系。推进实施全省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等联赛制度,推动篮排足等集体项目,游泳等基础项目,乒乓球、武术等传统项目在学生群体中开展,鼓励各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体育品牌赛事活动,提升赛事影响力。建立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每年举办全员参与的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
7.整合体教优质资源。在青少年赛事活动体系、注册管理、组织实施、课余训练、后备人才培养、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等方面探索一体化组织管理机制。加强中小学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和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建设,支持高校和优秀体育特色传统学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加强高校体育学科专业建设。发挥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引领作用,建立健全教育、体育和社会相互衔接的人才输送机制。挖掘地方体育资源和传统项目优势,引进当地优秀体育项目人才和体育社会组织进学校指导体育活动项目开展。
8.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掌握科学锻炼方法与健康知识,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训练体系中,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小学体育要引导学生感受运动乐趣、开发运动智力、树立集体观念。中学体育要帮助学生建立运动习惯、培养健康人格、形成良好道德。高校体育要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三、夯实基础,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9.配强培优体育教师。各地各校要按标准配齐配足专兼职体育教师和体育教研人员。中小学校专职教师占比要与体育课程时量占学校总课时量的比例相称,要按照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和学校体育课程占总课时10%的比例要求,逐步配足配强专兼职体育教师,重点落实农村地区和小学阶段体育教师配强培优工作。高校根据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竞赛等工作需要,合理配备体育教师。提升体育教育师资水平,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育师资培训体系,实施每5年为一周期、不低于360学时的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形式加大对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大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制度,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经考核合格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教练员。
10.扩容提质场地器材。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投入,配齐配足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落实国家有关体育设施器材配备规范要求,建好满足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训练竞赛需求的场馆设施、专用教室,配齐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建立器材补充、维修、更新机制,实现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达标全覆盖。建立学校体育信息化平台与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学校体育的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转型发展。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做到应开尽开。
11.统筹优质社会资源。鼓励各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统筹利用学校和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城市和社区建设规划兼顾学生体育锻炼需要,更好地为中小学生课后“三点半”和校外体育锻炼服务。实现中小学与社区体育场馆设施共管共用,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利用社会资源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课外训练和竞赛提供服务。科学引导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为学校提供体育技术指导、开设公益课程、帮助组建校队、组织赛事活动等。实施体育教师与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有序流动与共享。建设体育资源大数据库,利用数字化转型和现代信息技术,统筹配置体育资源库及数据平台,共建共享优质体育资源。
四、注重过程,完善体育工作评价机制
12.优化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积极推进体育考试改革,科学设置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合理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丰富选考项目,完善测试标准。推进“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的学业评价改革,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中小学校要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需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13.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通过数字化改革,建立学生体质状况数据库。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实施学生体测向社会公布制度,省内高校浙江籍一年级新生(即高中毕业生)体测结果按生源市和生源高中进行排序并公布;对省内各普通高校大学三年级、专科院校二年级学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统一抽测,以高校为单位进行排序并公布。
14.创新教师岗位评价机制。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完善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健全体育教师课外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将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体育竞赛活动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体育教师承担的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保障体育教师待遇。完善体育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确保体育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教学科研竞赛成果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全面落实教育部《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规范管理兼职体育教师。
15.完善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健全教育督导评价制度,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把体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体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定期开展体育课程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五、加强保障,确保任务有效落实
16.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研究制定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建立省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抓好部门协调,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在数字化转型中,把体育的组织与评价纳入其中。
17.保障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力度,保障学校体育相关工作合理支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学校保障体育工作的经费需求,建立学校体育器材、耗材配备补充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发展学校体育,多渠道增加学校体育投入。
18.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校园体育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学校体育设施安全检查制度,提高学校体育从业人员运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于少数有基础性疾病的学生,采取个别化、针对性措施安排适度体育活动,防控运动风险。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校方责任险,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和校方免责机制。
19.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及时总结挖掘学校体育工作的典型案例、最佳实践和经验做法,加强宣传推广。发挥广播、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作用,全方位宣传报道学校体育工作动态、学生体育赛事、学校体育改革实践成果等。借助杭州亚运会举办之机,大力弘扬体育文化,培养体育精神,积极引导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形成共识与合力,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良好氛围。